在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中,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是是重点章节,其中教师劳动特点主要是以客观题形式考察。教师劳动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2)教师任务的多样性。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因材施教。常考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常考俗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随机应变的能力。主要考察生活中常见事例,如“课堂上学生口吐白沫怎么办”“学生恶作剧老师幽默应对”等事例。
注意:区分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强调客观陈述,而创造性强调教师会付诸行动。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注意:连续性强调时间上连续,例如:“夜已经深了,教师还在俯首批改作业”。
广延性强调空间上广延,例如:“家访”、“教师在社区讲课”。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教师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迟效性。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是指教师培养学生,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相当于教师以学生为中介,间接为社会做出贡献。
注意:长期性强调培养人才周期长,常考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奥运冠军在获得奖牌后感激自己的启蒙老师”等体现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教育影响力的榜样。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注意:主体性强调教师自身是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对象是教师;示范性强调教师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对象是学生,常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桃林不言下自成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决定了老师的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个体性指教育活动是通过一个个教师进行的。如:一节课只有一个教师进行讲课。
2.群体性指劳动成果是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如:一个人一生很有很多老师。
【试题演练】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主体性、示范性
D.长期性、间接性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的知识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思是:老师应该努力做好学问,有充足的知识和品格来教导学生;要努力树立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世人做个好的典范,成为社会中的楷模。所以体现老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故此题选C。
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的示范性。示范性指的是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示范性主要是由学生的向师性决定的,故本题选择A。
扫码回复
资料领取领取备考礼包
更多:优惠福利优质课程服务
-
4542人浏览丨12-20
-
914人浏览丨12-20
-
850人浏览丨12-20